提高鋁材擠壓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學習:
1. 壓鑄模具工作帶在使用前打磨拋光。工作皮帶一般要求打磨至鏡面玻璃。加工前檢查壓鑄工作區域的平整度和水平度。滲氮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帶鋼的平整度。壓鑄模具型腔用高壓氣體和軟毛刷清洗,無粉塵濃度或殘留物等臟物,或最容易在合金流區劃傷拉出工作區域,擠出成型出的鋁制品出現粗大或劃線等缺點。
2. 擠壓成型時壓鑄模具的保溫時間一般為2-3小時,但不能超過8小時。否則,會降低壓鑄模中氮化層的拉伸強度,導致機器運行時不耐磨,導致鋁的表面不光滑,并會造成拉絲等嚴重缺陷。
3. 選擇正確的堿性洗滌(煮沸模具)方法。壓鑄模具卸料后,壓鑄模具溫度在600℃以上。如果立即浸泡堿性水,堿性水的溫度要比壓鑄模具的溫度低得多。如果壓鑄模具的溫度急劇下降,壓鑄模具最容易發生裂紋。正確的方法是將壓鑄模具卸模后置于100°-250°C的氣體中,然后浸泡在堿水中。
4. 優化擠出成型工藝。為了科學研究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,正確使用壓鑄模具進行生產是非常重要的。由于擠壓模的工作條件極為極端,在擠壓成型生產中應采取適當的措施以保證壓鑄模具的機械性能。